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我早已忘记了以“本台记者”名义发出第一篇报道的时间,也记不清第一次独自采访的是一个什么题目、去的什么地方、遇见了哪些人,以及稿子播出前被哪位编辑左劈右砍斧正了多少回合。从这种不善于积累的缺点看,我这人就挺没追求。后来才明白,那些很被业内敬仰的名记们,无一不是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的。

我很不情愿去电台工作,因为我学的是报纸,广播新闻稿三百字就算长篇了。况且,转瞬即逝的声音哪有白纸黑字来劲?但那也是大学生“计划分配”的年代,国家都给您包了。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在新闻系办公室门外溜达,等着“叫号”。命运宣判的时刻终于到来——想干新闻?只剩下一家北京市广播局啦,或者国家机关部委一大片,您随意挑。我咬了咬牙,决心还是要做和我的专业比较一致的事情。

老广播们看出我没什么出息,还变着法给我解心宽,说你听说过艾丰(时任《人民日报》记者,后任《经济日报》总编辑)吗?就是咱们电台农村部的老人儿,干了很长时间,工作是多么的刻苦,作品是多么的有影响;甚至他的名字也很有意义——人家确实姓“艾”但本不名“丰”,只是为了纪念第一次采访是到京郊丰台的一个什么地方,回来就改啦。

这立刻映衬出后来者我的小来。在向农村部窥探了三次又思考两个半通宵之后,我起誓,名字即使要改,也不能这么草率,也要有一个重要的契机,一个值得我纪念的起点,甚至一个私下的仪式。

在广播局培训了一个月,我被正式分配到新闻部工业组。先趴在桌上编了几天通讯员来稿,老记者说叫“熟悉情况”,又按照组长老谢的具体指点转了几个厂子——组长人很细,每回都事先给人家打电话联系,说有个刚毕业的小杨要来采访个什么事;再对我千叮咛万嘱咐,乘几路车下车往哪儿拐,进第几个门上几楼房间号是多少进门找谁。

忽然有一天,老谢神色庄重地把我叫到身前,语重心长地说:跑工会的小曹病了。明天市总工会有个重要的会议,我们都脱不开身,只好派你去一趟了。

我相信自己的表情也一定很庄重,因为这属于“市里的活动”,挺重要;不但能见到许多市里的领导,关键是这稿子第二天一准能上“早新闻”,全北京人民一打开收音机,就能够听到“本台记者杨大明报道”了。

开会地点是在北京工人体育馆,那儿大概是工会最值钱也是最值得自豪的产业。会上讲的什么事早就忘了,总之听会,记笔记,看材料,一上午时间过得很快,一切好像都很顺利——有宣传部的人专门接待,现成的领导讲话稿编编就成了(他们看我拼命记笔记还很觉诧异)。转眼就到了吃中午饭。

谁想麻烦就来了。

宣传部的小伙子带我去餐厅,转身说:“哎,我们副主席在那儿呢。去见见吧!”我答应也不是,拒绝也不是,半推半就就跟了过去。

那副主席正在前呼后拥下入座。小伙子赶过去毕恭毕敬介绍道:“主席,这是电台的记者!”我本能地伸出右手,惟恐失礼。主席怔了一下,三五秒后也抽出手来,触到我的手指,轻轻捏了一捏。

我顿时觉得是做错了一件事——严格一点说是有点屈辱,一种刺痛。但到底问题出在哪里,没弄明白。

如腾云驾雾,我被领到一张餐桌前,胡乱扒了几口饭,赶回房间写稿。心里就疙里疙瘩的,提笔忘字,不断地撕稿纸。好容易觉着鼓捣得差不多了,又想起那些老记者的做法,就找到宣传部的小伙子,惴惴地问:“请领导审一下吧?”

他迟疑,又查了一下房间号,给那位副主席挂电话。紧跟着他脸色不好看,估计那边声音震耳。片刻,他把电话一挂:“免了吧!”

第二天早上,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开收音机。因为我觉得稿子写得不好,采访不充分,没有发挥出水平。几天后,我终于耐不住偷偷翻看编辑组的“新闻日志”,看到那篇消息在“北京新闻”第六条播出,240字。

我并不为砍去了三分之二的字数心疼,但究竟错——或者说失败在哪了呢?困惑了一段时间,有一次又是采访会议,有幸和一位领导同桌共进午餐。席间突然大悟——那次我主动和主席握手时,他老人家刚刚洗完手;和我握了,还要不要再去洗一次呢?

我得到一次惨痛的教训——是否与领导握手,得看领导是否先有所表示。

这或许是玩笑话,但更深一点讲,要成为一名成熟的记者,必须具备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能力,以及随机应变、化险为夷的采访技巧。这里面肯定包含了对被采访者的角色身份、禀性气质、社会经验、人品素质等等的迅速判断和适应,要求记者具备一种“平常的”心态和能控制局面的能力。

后来我接触过不少新闻实习生和年轻记者,经常举这个例子:一位政府高官——完全可能是国家级别的,与一个平头百姓——甚至街头的无家可归者,他们地位是完全平等的;你必须以同样的诚恳、真诚去和他们沟通。从职业的角度,你的目的也是一样的:从他们身上挖掘到你所希望的材料——有价值的新闻。

渐渐地,我也归纳出自己的所谓“八不政策”,时时敲打一下警钟:一、不衣帽取人(生活中的高人往往其貌不扬,衣冠楚楚者有不少混事的);二、不妄自菲薄(特别是面对某些政府官员之类的);三、不得意忘形(和采访对象谈话时切忌卖弄);四、不自乱阵脚(比如临时忘了人家姓甚名谁,不要唐突发问,尽可能从侧面引出来);五、不强词夺理(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千万别矫情,尤其是专业话题);六、不信马由缰(采访前要做好功课,提高提问的效率;遇到善于扯闲篇的人,该打断就打断);七、不轻举妄动(没有想清楚的事情不要随意处理,比如前面提到的会见那位工会主席);八、不急于求成(对于看上去胸有成竹的人要先听后问,多一些疑问,防止轻信)。

时至今日,我还没有改名字。我觉得离一个成熟的记者还差得远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大明

杨大明

14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财新传媒副社长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