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标题做得不十分确切。严谨一点说,应该是:一个22岁的高中毕业且有一年工龄的大学新闻系二年级学生于1980年在系团支部举办的一次人生观问题调查问卷上的答复。
1976年10月,“文革”落幕,中国终于开始清算那十年间种种啼笑皆非的癫狂与混乱。次年秋天,全国恢复高考。1978年初,第一批(史称77级)入学;秋季,78级接踵而来。而迟至那年10月底,冷风已经开始往人脖子里钻的时候,中国人民大学复校才终成现实。新闻系师资从北大迁回,只设了一个新闻专业。同学70名,来自全国32个省份,分做两个班。长者垂垂32岁矣,已是孩儿他爹;幼者只有16岁,好像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。若论经历,谁都有一本坎坷的经,正可谓“工农兵学商”大集合,人人握灵蛇之珠,家家抱荆山之玉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空气中弥漫着君子之交的风。
“年怕中秋月怕半,星期就怕礼拜三”。时间嗖嗖地飞过,大家像秋天骄阳下的白杨树,经受了冬寒、春旱、夏雨,枝叶招展,意气风发。二年级后,系里各项活动渐趋活跃,喜怒哀乐,七情六欲,明流与暗潮一齐涌动。团支部想摸摸大家的心路历程,便在团员青年中搞了一次问卷调查。光看标题,一点新闻价值没有,叫做“你怎样回答这些问题”,但涵盖面相当广;并且在开篇特别申明:请“尽量真实、准确地点写清楚每一栏目”,“团支部负责保密”。
时近30年后,偶然翻出当时一位同学的答卷,不知何故被我无意间截留。今天看来,有谁还会正襟危坐一笔一画地填写?不过,透过薄薄两页纸,无论出题者还是答题人,字里行间,折射了那年月最重要的印记,就是真诚。
问题共有45个,择要录之。横线上的文字是当时同学的回答,本人酌情做些题解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你怎样回答这些问题
(1)你认为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什么?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(学习;物质生活美满;谈情说爱;发明创造;获得荣誉和信任;交谊;其他)
【解:从括号中提供的备选,可看出当时人们对于“生活乐趣”的基本理解。人无论老幼,地不分南北,要把“四人帮”耽误的青春夺回来,当然首要的事情是学习。其次,对于物质生活的渴望,已经毫不客气登堂入室了。至于“谈情说爱”或“发明创造”,都曾在那十年间被视为异端邪恶,如今也终于恢复了名誉。】
(2)你想出名吗?不想(想;不想;没考虑过)。如果想出名,你打算通过何种途径达到这一目标?(文学或戏剧创作;做新闻工作;研究自然科学;搞社会科学;干一件惊心动魄的事——包括极坏的事——以遗臭万年;其他)
【解:为“成名成家”这几个字洗去冤屈,在30年前也不是一件小事。文科学生,对“出名”的理解,首先想到的大约还是当作家。尽管学校条件简陋,但发自草根层的文学社诗社戏剧社,都非常红火。干媒体,并不会给你提供更多出名的机会,理想状态似乎是先做记者,老了跑不动了再改做作家。因此一旦出名,也是后来的事。】
(3)你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中共党员。(中共党员;民主党派人士;普通群众;自立党派体系中的一员;没想过;其他)
【解:相信这是不假思索的回答。】
(4)对我国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,你是信心不足的。(有信心的;满怀信心的;缺乏信心的;根本没信心的)
【解:这回答有一定独创性,持重。】
(5)你对艺术的态度是尊重。(热爱;喜欢;尊重;无所谓;反感)
【解:艺术!一个经典的30年前的时髦话题。】
(7)你认为你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好奇。
【解:个人看法,“好奇”的确是新闻记者一项最基本的职业素质。】
(10)你现在最发愁的是学习环境令人不满意;最高兴的是明天要去看电影;最伤心的是刚才的饭没有做好;最骄傲的是有知心朋友;最遗憾的是上次考试没考好;最幸运的是上了大学并将成为三年级学生;而选谁做团干部则是最无所谓的。
【解:生活这般图景,还不得让今天的大学生憋闷死?但那时仍然觉得……充实。如果你百思不得其解,请回到第(1)题。】
(12)如果你进入了新闻界,希望立志做好新闻工作。(一辈子当记者;先当记者后从事文学写作;从事其他工作)
【解:三个选项,反映了新闻系毕业生大致的三种取向。还有一种说法是一,一辈子干记者;二,从记者转为专栏作家;三,从记者转而从事新闻教育。另有想象中的“登龙之术”,第四条出路,就是做报馆老板,前提是娶了老板的女儿。】
(13)你认为做新闻工作是现在看来还是较有趣的。(最有趣的;最没意思的;你最喜欢的;没什么了解不起的;在现阶段看来还是较有趣的)
【解:这问题实在是无厘头,但经得住岁月考验。多少年后我面试新人,也还会问起,回应亦大抵如此。】
(14)你想成为一名国内国际都干一干的(国际;国内)记者。
【解:符合记者“好奇+谨慎”定律。】
(16)在毕业后的工作地点的选择上,你首先考虑的是家庭所在地。(首都;家乡;地理条件;经济供应;祖国需要;爱人工作所在地区;随便)
【解:这是个逐渐被时间遗弃的问题。而在30年前被郑重提出,确有其时代背景。例如A.恪守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祖训;B.毕业分配由国家包办,原则是原籍哪来哪去,瞎操心也没用;C.上述选项之间可以相互调剂;D.其时已有了“暗箱操作”的机会?等等】
(17)哪一个新闻单位对你最有吸引力?中国新闻社(人民日报;新华社;中国新闻社;广播局;中国青年报;光明日报;体育报;财贸战线报;中国农民报;工人日报;健康报;解放军报;中国少年报;省市日报、晚报;新华社分社;其他)
【解:中国的大学教育,在很长时间被视为“改变命运”的机会。问卷开列了当时国内主要的新闻单位,但是选择的自由与命运垂青,完全是两码事。中新社在不少人看来,兼具国家通讯社的级别与非机关报的空间。】
(18)本学期外语课结束后,你对外语的态度是继续学(继续学;随便看一点;不再学了)。
【解:30年前的人民大学还有两个雅号,即“第二中央党校”和“第三外语学院”。复校伊始,百废待兴,课程教材用“匮乏”二字来形容并不过分。“中共党史”“马克思主义哲学”“政治经济学”“科学社会主义”四大基础课,一度占据课表近半。外语也是大户,英法德日俄,学什么自愿报名;水平参差,又拆快中慢班。京城固有中央党校一所、外语学院两所,人大则因上述特色,忝列其名。】
(19)在我专业所开的(已学)课程中,你最喜欢哪一门?“采访写作”
【解:名至实归。】
(21)在所学的课程中,你认为哪一门你学起来最没兴趣?“现代文学”
【解:本人最惮烦“国际共运史”,但硬着头皮楞没缺课。】
(22)你对课堂笔记的看法是无所谓。(很有用;无所谓;无意义)
【解:讨论这个问题实在无意义。但我觉得课堂笔记其实很有用。】
(24)你认为青年人23岁开始物色恋爱对象比较合适?你周围的青年目前开始找对象一般是20岁以上。
【解:不知现在还有无“晚婚奖励假期”一说,或其他好处?当时政策是,男女双方年龄相加够50岁就算晚婚了。时过境迁,如今是“早的更早,晚的更晚”吧?】
(25)你觉得选择对象应当考虑哪些因素?与本人是否能互相理解(政治地位;思想品质;文化程度;经济状况;天资才华;相貌风度;健康情况;本人阅历;气质性情;其他——请按重要顺序填写)
(26)你理解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?忠诚的。(忠诚的;多变的;无所谓的)
(27)你打算恋爱、结婚吗?不打算回答(只恋爱不结婚;只结婚而无所谓恋爱;先恋爱后结婚;先结婚后恋爱)
(28)你最喜欢别人的性格是什么?开朗
【解:恋爱婚姻已是那时大学生公开的话题甚或行动,但从(25)-(28)题看出,设计问卷的人还没有“对上象”,因为问得基本不靠谱。】
(30)假如你获得了一包糖果(质量较高级),你是否愿意与同宿舍的同学共享?有时愿意有时不愿意(还是愿意的;心甘情愿;不大情愿但还是要“请客”;根本不愿意;没想到要共享;有时愿意有时不愿意)
【解:“较高级的糖果”,杂拌奶糖,30年前大约1.20元一市斤。以此作为同学间情谊的评价物,一点都不寒酸。】
(33)现在你每月平均在伙食上费用多少元?20元。入学以来,你一顿饭最多时吃了多少(主食)?0.5斤。
【解:30年前人民大学学生食堂,午餐最贵的菜0.35元/份,一般是红烧排骨(腔骨为主),或红烧肉(配1/2素熬白菜);最便宜的菜是素熬白菜,0.05元/份。晚餐最贵的菜一般是0.25元/份。如此估算,每月20元伙食费,应属上等生活水平。】
(34)你最喜欢的衣装色彩是(上)银灰,(下)深蓝。
【解:“蓝海洋”来“灰海洋”,祖国一派好风光。望眼安能辨雄雌,舍我其谁中山装。】
(39)你对跳交谊舞的看法?一般(十分喜爱;一般;应付;反感;厌恶;其他)
【解:课桌挪到教室四周,一台双卡录音机,“蓝色多瑙河”“卡布里岛”“玩具兵进行曲”就很热闹地响起来,在夜空中分外悠扬。偶尔在颐和园后湖或者樱桃沟,午后的阳光铺开斑驳树影,青石上还摆着维生素面包和“麦精露”(一种口味酸甜瓶子很容易爆炸的碳酸饮料,因啤酒稀缺而得宠),就是高级舞会啦。】
(42)你同你的父母在政治观点上,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。(一致的;有分歧的;对立的;从来就不谈论政治问题)
【解:在“反修防修,继续革命”的意识形态下,家庭同样可能成为观念甚至阶级争斗的战场。至于“代沟”,不过是日后的衍生品。】
(44)目前,你(除本系同学)有多少个挚友亲朋?两三个。
【解:盆友好少啊!】
(45)你以上的回答是诚实的。(诚实;少部分诚实;不诚实)你认为在此地诚实是无所谓的。(必要;不必要;无所谓)
【解:忆念过去,为了真诚……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1979年2月,新闻系“写作基础”课安排了一次记叙文作业,重点写景。呼号的北风中,北海公园成为我们观察的对象。那天午后,北京籍同学八人游走至九龙壁,留影一帧。30年后均健在,计有正局级官员一名,党报党刊高管四名,国内商贾一名,海外商贾一名,还有我一名。

1980年春,杨柳依依,系里组织颐和园踏青。从着装看,“蓝涤卡”加“绿军挎(包)”仍是主旋律,墨镜是扮酷的惟一亮点。
0
推荐